当前位置:

cba总决赛赢了感想(看完cba总决赛观后感)

来源: 24直播网

CBA总决赛的胜利,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篮球比赛的结果,更是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信仰的体现。在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中,我看到了运动员们的拼搏,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也让我对篮球这项运动有了更深的理解。接下来,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想与心路历程。

一、激动人心的比赛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在比赛中,双方队员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让人热血沸腾。以下是一张比赛数据表格,供大家参考:

数据项主队(得分)客队(得分)
总得分118115
三分球命中率40%35%
罚球命中率80%85%
失误10次12次
助攻20次18次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两队实力相当,比赛过程异常激烈。而在比赛的最后关头,主队凭借一记关键的三分球,成功逆转了比分,最终赢得了比赛。

二、拼搏精神的体现

在这场比赛中,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拼搏精神。无论是主队还是客队,队员们在场上都拼尽全力,为了胜利而战。以下是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

1. 主队球员在防守端的表现:在比赛过程中,主队球员在防守端表现得非常出色,多次成功断球,为进攻端创造了机会。

2. 客队球员在进攻端的表现:客队球员在进攻端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多次突破主队防线,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表演。

3. 关键时刻的发挥:在比赛的最后关头,双方队员都展现出了极高的竞技水平,关键时刻的关键球,让人印象深刻。

三、团队力量的展现

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而在这场比赛中,团队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以下是一些体现团队力量的场景:

1. 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在比赛中,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让人惊叹,他们仿佛心有灵犀,总能找到最佳的进攻和防守策略。

2. 教练团队的战术布置:在比赛中,教练团队的战术布置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根据比赛情况及时调整战术,为球队争取到了胜利。

3. 球迷的支持:在比赛中,球迷们的热情支持为球队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他们为球队呐喊助威,成为了球队的精神支柱。

四、我的感想与心路历程

1. 对篮球运动的热爱:这场比赛让我更加热爱篮球运动,它不仅仅是一项竞技体育,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2. 对拼搏精神的敬佩:在这场比赛中,我看到了拼搏精神的力量,它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3. 对团队力量的认识:这场比赛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力量的重要性,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五、总结

CBA总决赛的胜利,让我感受到了篮球运动的魅力,也让我对拼搏精神和团队力量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篮球运动,为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篮球运动中来,感受这项运动的激情与魅力。

再次为CBA总决赛的胜利欢呼,为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点赞!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精彩对决!

观看cba总决赛的观后感2016

这次的总决赛太有意思,一两天时间,就演出了几场大片。开始在“体育频道”播出的总决赛,变成了“法制节目”中常见的群殴、骚乱;而昨天,演出的简直是荒诞的大戏。

辽宁的3名球员,周四称“有伤”直接搭飞机回了沈阳,而辽宁俱乐部甚至以缺席联席会议、不进行训练的方式“逼宫”篮协。而在事件发生了36小时后,篮协的一份“处理意见”才姗姗来迟,其措辞精准,简直让人拍手叫绝:篮协表示要在公安机关调查完毕后才进行处罚——这果然只是一份“处理”意见,和“处罚”完全不沾边。

荒诞的核心在于,一个联赛的管理机构,竟然完全没有履行自己对于联赛监督、管理的职责,在事件发生后,没有危机公关意识,也没有任何“严律重典”的魄力。实际上,篮协和公安完全是两个独立的体系,既然篮协定立了相关的联赛条例,就该第一时间依法处理;公安部门的调查也要进行,不管是谁违法犯罪,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可想而知,这个联赛的管理者,在面对各方压力时,他们想的只是都别得罪,比赛就先打下去再说,到下个赛季的常规赛,再不痛不痒地把涉事球员分批禁赛、罚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才是最好的结局。但这对于联赛来说,这是最坏的结局。管理部门没有了公信力,整个CBA的品牌也因这次暴力事件不断下滑。

2015年cba总决赛的观后感

徐济成:关于2015年CBA总决赛断想

2015年03月09日10:32体育专栏作者:徐济成我有话说(1,054人参与)

大徐篮球笔记 2015年CBA总决赛断想

一,新纪录必将诞生

朱彦西在半决赛中神兵天降的补篮,不仅把北京队送进了总决赛,同最后无论谁是总冠军,CBA都将诞生一项新的记录。

1,如果北京夺冠:北京将第一次卫冕成功,成为CBA历史上继八一和广东之后第三支能够卫冕的总冠军球队;在一个拥有20家俱乐部的职业篮球联

盟中,20年间有三支不同的球队做到了卫冕成功,尽管数量不多,但毕竟标志着联赛品牌的提高。特别是新的卫冕冠军淘汰的是“多年”称霸并“多次”卫冕的老

牌王朝球队广东队。

2,如果辽宁夺冠:CBA将诞生第五支总冠军球队。虽然不是辽宁籍教练和运动员第一次夺冠,但这毕竟是在辽宁的土地上、在辽宁的大旗下,辽宁球

员和教练揣着自己的户口本和身份证,穿着自己的球衣、拿着辽宁投资人发的工资和奖金拿下的第一个总冠军。这不仅是中国篮球人才老根据地品牌的新生,更是

CBA地域实力的整体提高的印证,是在部队体系和“北、上、广”经济发达地区之外的第一个总冠军。CBA的20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20年的间接写照,特

别是辽宁将成为八一、广东、老上海和北京之外,第一个CBA俱乐部投资人变换之后夺冠的球队。真的夺冠了,千万别忘了那位曾为辽宁呕心沥血的韩老板。辽宁

的媒体也可以查一查,其实CBA历届总冠军球队中,无一例外都有辽宁人!

二,品牌到底是什么?

写此笔记第一段的时候,广东到底“多少次”总冠军?“多少次”卫冕?辽宁到底“多少次”杀进入总决赛但总是以“第二”而归?每一届CBA总冠军

球队中到底“有多少”辽宁人?这么多“多少”,可是我在以“中国篮球协会”名义出版的《2014-2015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官方手册》竟然遍查不到!

这又是一大发现。多少是多?多少是少?20年的奋斗和风雨,多少中国篮球人为此付出了青春、汗水和财富?才凝聚成这些“多少”的数据!但是竟然入不了中国

篮球的官方手册。其实一个联赛的品牌经纬线,就是由这些“多少”的数据一根一根编制而成,一根断裂,整幅凌乱。虽然上下都喜欢古玩古董的官方如此不重视或

不愿意积累和展示CBA职业联赛的历史数据,如果网站和媒体能够自行整理,这些“多少”会让你在写比赛和看比赛的时候感慨不已,未赛先叹:“真不容易”。

三,总决赛实力对比依据

1,需要忘掉的总决赛“伪数据”:北京是卫冕冠军,但常规赛第四;辽宁是七年内总决赛新客,但却是常规赛第二;常规赛辽宁队主客场双杀北京,经过季后赛,这些和总决赛的状态和心态已基本无关。

2,顽强是共同的特点:辽宁是第四节“惹不起”的球队,马布里是第四节“惹不起”的球星。辽宁特点是后来居上,北京特点是相持力强。顽强的球队

个性双方在季后赛已经充分展示。辽宁可以在没有郭士强被罚出场和哈德森六犯离场到绝境中后来居上战胜强敌广厦,北京可最后六秒和加时赛用不可思议的三分和

补篮将广东几乎已经到手的胜利两次夺走。

3,总局赛的马布里和哈德森

总决赛的哈德森对于北京队来说并不陌生,北京去年夺冠就是因为盯死了当时作为新疆队队魂的哈德森;总决赛的马布里对于辽宁队可能不太熟悉,虽然辽宁上下都看过马布里和广东队的恩怨和决斗,但是自己临场可能是另外一种感觉。

4,两天一场的赛制

总决赛赛制2-3-2。辽宁主场4个北京3个。辽宁4个主场劈两半,头尾各2个,北京3个在中间,三场连续在五棵松。其实对于双方真正有影响的

不是在谁家的主场作战,而是从3月10日到3月19日的10天中,双方要对战5场,这5场的结果将直接奠定总决赛的走势。两天一赛的节奏,对于北京的核心

马布里是一个巨大的考验!38岁的年龄,体能恢复是一个必须完成的挑战。而辽宁队的核心哈德森只有31岁,体能优势明显。阵中本土球员除了1985年30

岁的杨鸣和1987年28岁的韩德君外,其余的队员都是90后。所以对于北京来说第一场、第三场(回到北京的第一场)和第五场是要力拼取胜的,这三场要是

顶不住,辽宁就有可能成为脱缰野马,绝尘而去。因为辽宁有足够的资本把每场比赛都打成强悍的体能大战,比如半场扩大的紧逼,下半场特别是第四节的全场紧

逼,把身体对抗和高节奏不断升级,希望能够压垮和拖垮北京队。所以从队医配比上看,辽宁有两个随队队医,北京应该至少增加一个队医,谁恢复得快,谁的战斗

力强。

5,总决赛经验的辩证法

北京总决赛经验丰富,去年、今年都有。辽宁队总决赛经验最新鲜的只有哈德森,是输掉比赛的体验;其他辽宁球员七年前有的总决赛经验也是输球的经

验。但是整个常规赛,辽宁队和强手对阵几乎都是后来居上,从本赛季第一场前三节落后佛山12分后来居上110比103战胜对手,一路打来几乎就是场场在为

总决赛做准备!辽宁队在常规赛被青岛和广厦后来居上了之后,在季后赛第一轮和半决赛先后复仇,把负经验变成正能量。这一切几乎都是为了和北京或者广东见

面。所以总决赛经验不能一概而论,真正起作用的是赢球的体验。

6,本土球员势均力敌

两队都有国内最出色的本土球员群体,这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基础和前提。外援再神奇,没有本土基础,球队无法胜利。以双方刚刚打完的半决赛系列为例:

北京半决赛固定轮转球员6名:平均上场30分钟的队员是孙悦和李根;25分钟以上的队员是翟晓川和朱彦西;20分钟以上的是吉喆,10分钟左右的是张松涛;其余队员如张庆鹏、王骁辉、陈磊、方硕平均出场时间不足3分钟。

辽宁队半决赛系列固定轮转队员5人;平均30分钟以上的队员是郭艾伦、韩德君和李晓旭;其中郭艾伦甚至达到3场比赛平均上场42分钟!25分钟

以上的队员有刘志轩和贺天举;10分钟左右的队员是杨鸣;丛明晨、赵继伟、卫猛和廉明等小伙伴上场时间不足2分钟;其他队员未见名单体现。这里没有统计这

些队员的得分,因为上场并不意味着只得分,组织、防守、前后场篮板、下快攻都很重要。所以固定的上场时间是这个球员在球队整体价值的真正体

写在CBA总决赛之后,貌似喜悦较少,更多有关篮球的思考!

CBA总决赛后的深度思考

本赛季CBA总决赛已尘埃落定,广东队艰难卫冕成功,成就了十冠王的辉煌。然而,在这场巅峰对决之后,喜悦的氛围似乎并不如以往那般浓厚,更多的是对篮球未来的深刻思考。

一、易建联的伤痛与广东队的代价

广东队此次夺冠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是顶级本土球星易建联的受伤。易建联在总决赛中不幸遭遇跟腱撕裂,至少需要休养一年才有可能回归。这一消息无疑给广东队乃至整个中国篮球界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易建联作为球队的核心和领袖,他的缺席将直接影响到广东队未来的战绩和竞争力。

广东队队友周鹏在采访中提到,这一次夺冠的喜悦相比之前确实少了一些。这不仅仅是因为易建联的受伤,更是因为整个夺冠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从季后赛到总决赛,广东队经历了多次逆转和险胜,最终才艰难地拿到了总冠军。这样的过程让人不禁思考,广东队在未来的比赛中能否继续保持这样的斗志和韧性?

二、辽宁队的失落与阵容问题

与广东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辽宁队。辽宁队在总决赛中虽然上演了惊天大逆转,但最终还是未能夺冠。赛后,核心球员赵继伟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声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赵继伟在总决赛G3中仅得到9分钟的上场时间,这对于一位“国字号”控卫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

赵继伟的行为虽然有些不合规定,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辽宁队存在的问题。辽宁队在总决赛中多次出现阵容调整不当、球员状态起伏等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球队的战绩。未来,辽宁队需要更加注重阵容的均衡和球员状态的调整,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三、北京队的遗憾与外援政策

北京队在半决赛中给广东队制造了巨大的麻烦,三场比赛都是小分差。然而,最终北京队还是未能晋级总决赛。北京队的优势在于大小外援的发挥,但两位外援在攻防两端的侧重点非常明显,导致球队整体阵容不够均衡。

随着下赛季外援政策的调整,各队都将采用单外援政策。这对于北京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单外援政策将减少外援对球队的影响,让本土球员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北京队需要更加注重本土球员的培养和引进,以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

四、中国篮球的未来与本土球员的成长

易建联的受伤让中国篮球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中国篮球的领军人物,易建联的缺席将直接影响到国家队的战绩和竞争力。然而,这也给了其他本土球员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复赛以来的CBA联赛中,我们看到了很多青年才俊的崛起,如孙铭徽和吴前等。这些球员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篮球的未来希望。然而,要想真正提升中国篮球的水平,还需要更多的本土球员站出来承担责任和使命。

未来,中国篮球需要更加注重本土球员的培养和引进,提升球队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也需要加强青少年篮球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为中国篮球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CBA总决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篮球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需要从这场巅峰对决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篮球的明天更加美好!